close
終於去看了KANO,看完當下的感動到現在仍然還在心裡面,然而就KANO整部片子來說,有些深層的含義跟對於我國棒球運動的發展及紮根上,才是要帶給所有觀眾去深思的。

首先,嘉農(KANO)棒球隊是由漢人、日本人跟原住民所組成的球隊,本片的訴求不在於「族群融合」,從事棒球運動是不分人種跟膚色的,也不會因為身分地位高低來決定可否從事這項運動,本片的其中一個重點是嘉農棒球隊這些球員,不但影響了他們的後代從事棒球運動,同時也為台灣棒球的發展撒下種子(後面會附上相關知識)

再者,總教練近藤兵太郎對於嘉農棒球隊的訓練與管理的模式,在跑步中不停地狂喊甲子園(Koshien)與投打訓練當中所教導球員的心態與技巧,除了是為了全國大賽而準備,同時球員們對於求勝的鬥志與企圖心,同樣也激起近藤總教練的意志力,雖然1931年嘉農最後在甲子園冠軍戰敗給了中京商,吳明捷手傷苦撐最後氣力放盡,嘉農雖然落敗了,但贏得⋯⋯了對手與全場觀眾的尊重。嘉農的球員們直到最後都沒有放棄比賽,對於仍然是學生的這些球員們,參加比賽與投入訓練其教育的意義更大於比賽場上的輸贏,這才是學生棒球所要表達的訴求,直到今天日本甲子園全國大賽,教育的意義也遠大於比賽的輸贏。也正好呼應了:不要想者贏,要想不能輸的觀念。

嘉農棒球隊在近藤教練所灌輸的觀念,為之後台灣棒球運動發展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固然對於之後台灣棒球蓬勃發展,甚至是到今日大多數人認為棒球為國球支稱,當時在日治時期嘉農棒球隊對後面威廉波特少棒與紅葉少棒的組成的影響可謂不小,在當時尚未有職業棒球的台灣,棒球成為大家深植人心與凝聚感情的依靠。

但是在紅葉少棒的虛報年齡的醜聞,跟現今三級棒球運動過分強調競技還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之下,確是成為當今台灣棒球運動發展的餘毒,過早導入競技的學生棒球,失去了教育的功能,學生除了練球之外還是練球,基本的人格養成教育卻完全忽視,如果三級棒球的教育功能沒有被忽略以及導入競技的成分,中職放水假球案還會一直發生嗎?學生球隊今日反倒成為家長會利用甚至是刁難的棋子,如果這些觀念有轉變的話,黑豹旗大直高中差點缺賽的事件還會發生嗎?

看完KANO,想想台灣的棒球,在感動之餘是否應該要想著讓學生棒球被扭曲與偏差的觀念導正,同時職業棒球聯盟也應該給予正在努力想要成為職業球員的這些未來之星一些希望,這才是要給大家看完電影後的省思

KANO小知識:

嘉農棒球隊:

劉蒼麟(電影中對戰中京商在休息室準備接替吳明捷):其子劉秋農,後加入日本社會人棒球隊山葉發動機,為低肩側投的始祖級投手

平野保郎(Hirano):其外姪孫為前興農牛隊外野手羅松永,現為台東縣成棒綺麗珊瑚隊教練

東和一(藍德和):其弟藍德明為嘉農末代王牌投手,其子為前三商虎隊外野手藍文成,現為平鎮高中青棒隊總教練

吳昌征(吳波,電影中騎腳踏車的小朋友):之後效力於日職東京巨人(讀賣巨人隊前身)、大阪虎(阪神虎前身)與每日獵戶星(千葉羅德海洋隊前身),同時退休後擔任每日隊的打擊教練,綽號人間機關車,也進入日職名人堂

上松耕一(陳耕元):發掘楊傳廣,其子陳建年為前台東縣長,孫女陳瑩為前任平地原住民立委

中京商(現為中京大學中京高),跟台灣職棒有關的球員如下:

野中尊制(野中徹博):俊國熊隊史上最強的洋投,中職第一位單季十勝的日籍投手
鈴木俊雄:前味全龍隊捕手,野中尊制的同期隊友
中山俊丈:前兄弟象總教練,1999年僅帶一季就遭撤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柯蕭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